宿迁经开区:“主战场”奋勇扛责担当 “新征程”奋力跨越赶超
- 发布日期:
2024-09-28 - 来源: 交汇点新闻
- 访问量:1
9月27日下午,宿迁市举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宿迁经开区专场。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峰现场发布了宿迁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如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作出经开贡献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近年来,宿迁经开区牢牢把握“坚决扛起经济主战场的责任担当”总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聚力跨越赶超,全力攻坚千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新城,着力打造实力经开区、文明经开区、开放经开区、美丽经开区,开创了经开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先后获批“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中国家电产业基地”“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基地”,被评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是全市最主要的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地,也是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现代化的“幸福新城”。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五年来,全区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8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2倍、全市占比由1.7%提升至15.8%,主要工业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快于周边;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满意度测评三大方面全市领先;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综评取得重大突破,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跃升至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92位,进位幅度全省第一,提前一年挺进全国百强,创建区以来最好成绩,成为全市首家百强国家级开发区。
坚定不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不动摇,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全区现已集聚百亿级企业4家、全市工业百强企业19家、规上工业企业165家,形成了新能源、食品饮料、智能家电和新型电子信息“3+1”主导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新兴的工业制造业基地。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仅用5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强势崛起,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光伏产业发展版图上的重要一极。2023年,全市新能源产业率先突破千亿产值,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产业,经开区贡献度近60%,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坚定不移打造产城融合发展高地,园区面貌实现更美蝶变。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用实际行动诠释既要“含金量”更要“含绿量”的决心。景观环境全面提升,五年来,新改建绿化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建成区范围内实现“300米见园,500米见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区道路总里程达到396公里,“九纵八横”的交通动脉实现全面畅通;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污水处理能力由每天5万方提升至15万方。重点片区面貌焕然一新,4个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夜经济”项目激发消费新活力,苏圩美丽乡村、南蔡数字农业产业园展现农村现代化新图景。“三大载体”建设和招商同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园投入运营,总部经济集聚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签约落地。
坚定不移筑牢民生事业发展根基,民生福祉保障更加殷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1.35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4所、37.27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2万余个,中考成绩稳居中心城区前列,四星级高中达线人数实现倍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南院区开工建设,创新实施区、乡、村三级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探索“1+1+4+N”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34个村(社区)。中心城区首家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颐养院正在加快建设,明年即将投入运营。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逐年增强,五年来全区累计新增人口5.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87万人。
坚持项目为王,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坚持全员全域全年抓招商,集聚资源要素招大引强,力争每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百亿级项目1个以上。坚持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加快列省列市列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开工、竣工、投产、达效,力争每年工业投资增速保持在15%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
突出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聚力提升发展质量,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每年分别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平台)、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瞄准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全力打造“两业融合”示范区,每年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
聚焦创新驱动,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主力军”定位,建强科创平台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力争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以上。聚焦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靶向引进一批专注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聚力创新创业的优质项目,着力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秉承环境是金,增强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坚持将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作为经开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坚持先行先试,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帮办服务改革,纵深推进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探索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集成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项目成长发展期政策支持,实现企业服务范围全生命覆盖,切实推动项目建设端服务效果加快提升,企业发展端服务效能不断增强。(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