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车间里探‘新’”丨江苏西麦:“智改数转”助燕麦生产“质效”双升

  • 发布日期: 2024-09-20
  • 来源:
  • 访问量:1

(速新闻记者 周妮)中秋节前夕,位于宿迁经开区的江苏西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西麦”)进入“忙碌模式”, 一期生产车间里14条生产线井然有序,呈现出订单足、生产忙的生动景象,焕发着企业蓬勃发展的活力。

江苏西麦由桂林西麦食品集团于2018年4月投资兴建,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00亩,是一个以生产燕麦原料及终端热食为主的大型谷物食品加工基地。跟随着车间主任贾会松的脚步,记者看到,原料车间内,一袋袋燕麦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在工人与机器的相互协作下,逐渐被加工成燕麦片并运输到半成品包装车间进行密封。车间控制室里,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对每一条流水线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出高质量产品。“过去至少需要两三个工人,现在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好规格和数量,智能抓斗行车就会自动抓取原料,并将其精准投放到进料口。”贾会松说。生产线上还安装了各种传感器,构建了设备之间的联通,可实现在线诊断等功能,大幅降低了故障发生率。

终端车间是燕麦片出库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密封包装好的燕麦片需要在终端车间经过谷物、奶粉等配料搭配后入罐(袋)包装。车间内,两台伸缩臂式机械手自动抓取、码堆,各类智能化设备马力全开、高效协同,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忙碌其间。为让记者直观感受到智能化设备带来的便捷,贾会松在一旁自动检重机上输入产品标准重量值,随后点击“开始”按钮向记者演示。只见一罐罐经过配料后的成品燕麦片在自动传输带上匀速“前进”,通过检重机时,数值检验合格的产品自动封口出库,低于设定值的产品会亮红灯启动报警装备并被剔除。“智能机械设备相较于人工更为高效、成本更低,且不会出现人工操作的失误或疲劳等问题。”贾会松介绍,整个包装过程,从杀菌灌装到封口除尘再到贴标称重,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据悉,为顺应“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潮流,江苏西麦插上“智慧翅膀”,新增振动筛、自动传输带、自动封包机等智能化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全覆盖。与过去相比,企业用工节约24%,生产效率提升18%,综合成本降低约30%。“我们将继续推进智能化生产建设,比如引进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建立无人仓储物流等,将企业向智能化仓储、绿色生产等方向进行深度转型。”该公司负责人张道磊介绍,公司当前处于生产旺季,今年1至7月份,产值已达到4.5亿元,预计年底可突破8亿元。

记者走出一期生产车间,在不远处的工程二期建设现场,工人们分布在不同楼层砌筑墙体,全力以赴抓工期、赶进度,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谈及公司下一步发展,张道磊充满信心。他说,二期项目建设燕麦片车间、终端车间及智能化仓库等,从2023年6月份开始建设,到今年年底预计可以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5万吨袋装燕麦片,公司将达到12亿元产值规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