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索引号 016180018/2024-00090 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文物    通知
发布机构 经济开发区 公开日期 2024-03-11
文号 宿开管〔2024〕10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各乡(街道),区各部门各单位、驻区各单位,区各集团公司: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2318号)、《省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246号)及《市政府关于做好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宿政发〔202410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调查我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情况,为提高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整体水平,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光荣使命作出经开区贡献。

(二)普查目的。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普查,建立我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实现文物资源资产的动态管理机制;规范认定标准和登记公布程序,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文物资源管理体系;培养和锻炼专业人员,加强文保队伍建设,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二、普查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范围。宿迁经开区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二)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三、时间安排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及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普查工作从202311月开始,到2026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标准时点为2024430日。

(一)第一阶段:202311月至20244月。主要任务是建立经开区普查机构和普查队伍,开展普查系统与数据采集的培训和试点工作。

(二)第二阶段20245月至20255月。主要任务是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实地文物调查。

(三)第三阶段20256月至20266月。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及时将具有重要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推荐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宿迁经开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制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不作为区级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成后自动撤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文物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我区的普查工作。

(二)责任分工。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由区财政局负责统筹和协调;涉及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事项,由区国资办、区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统筹和协调;涉及数据底图方面的事项,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负责统筹和协调;涉及普查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由区组织宣传统战部负责统筹和协调。区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按照我区普查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提供文物线索,积极配合教育工作办公室做好普查工作,协助研究解决普查中涉及本单位、部门的重要问题。

(三)经费保障。文物普查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由中央、省和市县(区)政府共同承担,区财政局要将文物普查工作经费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普查经费使用必须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各地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从有关单位商调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普查工作,商调人员在原单位的岗位保留,工资、福利及其他待遇不降低。

五、工作要求

一)做好统筹谋划。根据国家确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区教育工作办公室要压实责任,具体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普查任务。

二)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严肃普查纪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普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安全。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妥善保存普查数据和资料,对普查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履行保密义务。

三)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文物普查责任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相关责任。建立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坚决杜绝各种人为干预普查数据的行为。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因人为破坏、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已登记文物遭破坏、撤销、灭失的情形,要依法调查处理,严肃追究责任,并及时将违法违纪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四)锻炼人才队伍。积极组织、调集文物系统及相关专业力量参与普查工作,鼓励文物系统年轻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参加普查。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作用,开展普查培训与业务指导,鼓励以老带新,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

五)注重协调推进。坚持党工委领导、管委会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统筹各相关部门、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凝聚文物普查工作合力。将普查工作和文物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普查过程中如发现重大险情、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告,及时组织抢救性保护和安全风险评估,将各类安全事故的诱因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加强文物安全。

六)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文物普查宣传工作,全过程、多形式、多维度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报道,生动反映文物资源普查过程和成果,宣传阐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动员全社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营造支持普查、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4311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