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课堂边界!宿迁经开区打造 “行走的思政课” 育人矩阵
- 发布日期:
2025-04-22 - 来源:
- 访问量:1
为深化思政教育创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4月18日,宿迁经开区道德与法治教科研中心组在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上,展示“六维行走思政课程”阶段性成果。宿迁经开区金鸡湖路小学、第一实验学校、古楚小学以生动实践,彰显区域“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创新活力。
金鸡湖路小学以“沉浸式”模拟法庭活动诠释“舞台上的思政课”。学生围绕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化身审判长、公诉人等角色,严谨演绎庭审环节。“小法官”逻辑清晰,“辩护人”据理力争,真实还原司法程序的公正威严。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既理解法律后果,更体悟“法理情”统一,将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为“法治护航文明经开”注入实践力量。
宿迁经开区第一实验学校的“全球战塑”模拟听证会,是“蓝天上的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学生化身“环保提案人”,实地调研社区、企业后形成数据报告。听证会上,面对“环保局局长”“社区代表”提问,他们以科学数据与创新方案回应塑料污染治理难题,从校园垃圾分类到家庭减塑倡议,用跨学科思维将绿色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让“美丽经开”的愿景在知行合一中生根。
古楚小学以“矿泉水瓶变形记”展示“车间里的思政课”创新范式。学生将废弃饮料瓶改造成太阳能自动交换器,并走进科创企业车间感受智能生产魅力。学校通过“创想家”课程体系,构建“企业研学—问题发现—创意设计—成果孵化”实践链,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劳动教育、工程思维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承办校金鸡湖路小学将剪纸、扎染、民乐等非遗项目融入课程,打造“非遗场馆”特色空间。孩子们在非遗实践中触摸历史、晕染乡土、讴歌时代,从技艺传承者成长为文化讲述者,以“非遗+思政”实践,坚定文化自信,为“文化传承魅力经开”品牌添彩。
此次展示是宿迁经开区“六维行走思政课程”的缩影。该课程以场馆、蓝天、舞台等六大实践场域为依托,开发“红色经开”等六维课程,构建“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实践逻辑”融合的育人新样态。各中小学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推动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实现知识习得、素养提升与精神成长同频共振。未来,宿迁经开区将继续深化“学科实践”,以行走课堂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书写思政教育的精彩答卷。(李朝宝 王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